首页 访谈 经济 文旅 民生 生态 健康 理论 专题 时政 文明 直播 图片 视频 区县 བོད་ཡིག་
当前位置: 首页 > 区县 > 白朗

万亩砂石荒滩变生态枸杞园

2024-05-28 10:58:10

作者

系统管理员

评论
0

  

  日喀则日报(记者 何晓波) 春播节一过,沉寂了一冬的田野开始忙碌起来。在白朗县嘎东镇马义村的白朗县万亩枸杞生态观光产业园内,村民达娃普次和丈夫白玛曲培等百余人正忙着栽植枸杞苗。作为白朗县建设高原特色现代农牧产业强县项目之一,白朗县万亩枸杞生态观光产业园项目为该县推进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提供了有力支撑。

  砂石荒滩开垦出万亩枸杞林

  白朗县位于年楚河畔,地势平缓、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是西藏自治区商品粮油基地。据白朗县委书记陈昊介绍,为改善年楚河流域砂石荒滩以及拉日铁路沿途生态景观,白朗县招商引资了适宜高寒沙土环境下生长的枸杞项目,项目占地1.5万亩,总投资10.36亿元,确保了广大农牧民群众能稳定就业,稳定增收,实现就近就便不离乡不离土、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白朗县万亩枸杞生态观光产业园负责人曾令静告诉记者,枸杞种植面积推广至1.5万亩后,第四年将达到丰产期,预计每亩可产鲜果920公斤,加上枸杞深加工,年销售收入可达86722万元。

  届时需要长期用工300人,年季节性临时用工37.5万人(次)。项目的实施将有效吸收当地剩余劳动力,对解决就业,维护社会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在白朗县万亩枸杞生态观光产业园所在地的嘎东镇二期项目所在地,数台挖掘机正在砂石地上忙碌挖坑。曾令静解释说,枸杞虽然生长环境不比其他作物娇贵,但基本的水土保持还是必须要的。而日喀则的自然砂石土质决定了要想成功种植枸杞,必须要将砂石土质翻耕,将里面的石块捡出,回填上适合生长的种植土壤。

  此刻,荒滩地上已有一排排按照行距、株距平整出来的待植地,一些当地群众正忙着栽植枸杞苗木。从宁夏来的技术员刘峰忙得不亦乐乎,他说:“现在是植树的好时节,也是枸杞栽培最佳的季节。”

  据刘峰介绍,日喀则阳光充足、紫外线强烈、矿物质含量充分的地理优势更是培育有机枸杞得天独厚的环境,在强烈的紫外线下枸杞不需要打农药杀虫,引进的滴灌技术可满足其生长。刘峰开玩笑地说:“这里的枸杞相当于‘喝的是雪山矿泉水,享受的是雪域高原日光浴’。”

  打工挣钱兼顾务农看孩子

  今年31岁的达娃普赤家住嘎东镇马义村,有三个儿女。之前,为了补贴家用,达娃普赤的丈夫每年都要去阿里、那曲等地打工,照顾孩子及基本农活的重担就落在瘦弱娇小的达娃普赤身上,丈夫只在播种和收获青稞的季节才回来帮忙。夫妻之间聚少离多不说,家庭经济收入微薄,日子过得比较艰难。

  自从枸杞产业园落户嘎东镇后,和达娃普赤夫妇一样的当地村民就选择了在家门口打工挣钱,还不耽误农活。达娃普赤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她属于季节性临时工,播种青稞的农事忙完,她就到园区来栽植枸杞或剪枝,每天最少能挣150元。等到枸杞成熟收获时,每天挣得钱就更多了。

  曾令静介绍,该项目丰产期后每年可为项目区所在地农牧民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截至目前,已为当地农牧民劳务创收3000余万元。随着园区的发展壮大,为实现全县经济发展、带动嘎东镇“造血式”扶贫注入了强劲动力。此外,企业发展也会推动扶贫工作,枸杞产业园将每年拿出不少于100万元的现金或物资,针对嘎东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一对一”帮扶,全力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输血式”扶贫中脱贫摘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经济的发展绝对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生态相对脆弱的西藏更是如此。曾令静说:“我们周知要改善生态环境就必须多种植树木,然而在西藏高海拔土地贫瘠的地方树苗成活率很低,但充分利用日喀则的地理优势,种植枸杞、枣树这类经济林木要显得相对容易,既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土地沙化荒漠化,提高植被覆盖率,还能绿化环境,保护生态,增加生产效益。”

  陈昊告诉记者,白朗县为建设高原特色现代农牧产业强县,树立“五彩天域、有机白朗”地域公共品牌,计划到2020年,全县现代农牧产业产值达17亿元以上,企业利润达3亿元以上,增加群众收入4.25亿元以上(人均增加现金收入9000元),为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提供有力支撑。

  据了解,白朗县目前形成了“三区一廊十园”的产业布局:“三区”即北部现代农业区、中部高效生态农业区、南部高原特色牧业区;“一廊”即年楚河休闲体验农业长廊;“十园”即日喀则国家农业科技园、日喀则珠峰现代农业科技创意博览园、珠峰(白朗)有机产业园、万亩有机果蔬产业园、万亩有机青稞产业园、万亩有机枸杞产业园、万亩饲草产业园、藏药材产业园、万头禽畜规模化养殖产业园、民族手工业园。

  

  

  

  


责任编辑:彭超

点赞0

收藏

评论
已输入0
全部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